閩粵一帶都是靠海地區(qū),宗教信仰文化濃厚。儒釋道的信眾在這些地區(qū)都非常之普遍,對于祖宗的信奉代代相傳。因而在閩粵一帶會有很多宗祠古祠,有些遺留至今的古祠堂可以追溯至明清時期,甚至更久?,F(xiàn)代化的今天,廣東地區(qū)的人們?nèi)匀贿€在不斷的新建祠堂、翻新祠堂,以希望在百年甚至千年之后,經(jīng)自己手建立的祠堂仍存于世,為后代子孫遺留下寶貴的財富。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《破冰行動》中,由著名演員王勁松扮演的塔寨村主任林耀東就有很強烈的這種想法。那么,在現(xiàn)代新建的廣東宗祠祠堂里,有哪些與石材石雕行業(yè)有關(guān)的項目呢?
寺廟石雕龍柱
談起廣東祠堂中的石雕項目,首先能想到的就是一對對活靈活現(xiàn)的青石龍柱了。有雙龍石柱,也有龍鳳石柱,當(dāng)然有些條件比較一般的祠堂則用線雕的龍柱,總之龍柱在廣東祠堂是必不可少的,唯一不同的就是呈現(xiàn)方式而已。也有些祠堂是龍柱和圓柱搭配使用,因為龍柱的造價是相當(dāng)昂貴的,大部分祠堂還是難以承受這么高昂的成本。石雕龍柱的后面,一般是與這座祠堂息息相關(guān)的浮雕文化墻堵。墻堵有透雕和浮雕兩種形式,透雕的造價高昂,一般是正面浮雕,背面線雕的形式,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墻面空間,向世人及后代們傳遞更多訊息。
石雕盤龍柱圖片
廣東祠堂的浮雕文化墻堵,通常都會覆蓋正面整堵墻??臻g稍大一點的祠堂,一般都會在墻堵中間開三堵門,中間大,兩邊小,有拱形門,也有方形門。門柱一般是整根石頭切割打造而成,柱前會配置一對抱鼓石。抱鼓石在過去是權(quán)貴的象征,等級森嚴(yán)?;视H貴族與一般大戶商賈家的抱鼓石是有明顯差異的。同時,抱鼓石在風(fēng)水學(xué)上又有很好的祛邪、除惡、擋煞的良好寓意。對于信奉鬼神說的中國人來說,門前放抱鼓,簡直是讓人十分安心的物事啊。
浮雕墻堵成品圖
除了上述的龍柱和浮雕堵石外,其實祠堂也會有文化石柱。比如百子柱、百鳥柱、二十四諸天文化柱、圖騰柱等等,這些采用天然石材加工制作的石柱,不僅美觀,而且還能將這其中的內(nèi)容永久流傳下去。當(dāng)可視的內(nèi)容逐漸形成為一種文化時,那么這些文化石柱的價值就已經(jīng)完全展現(xiàn)出來了。
寺廟浮雕墻堵
當(dāng)然,現(xiàn)代人們建造祠堂,不僅是為了福蔭子孫,向后代傳遞某種文化、精神,還有庇佑當(dāng)代人的精神寄托在其中。所以,在廣東地區(qū),通常一座祠堂還會帶著一些對當(dāng)代及后代人們美好祝愿的吉祥堵。如福星高照堵石、麻姑獻(xiàn)壽堵石、吉慶堵、年年有余、四季平安等等,這些題材在祖厝祠堂中都非常常見,也是必備之選。廣東祖祠除了上述所提及的石雕項目外,其實也還有很多的。例如石雕欄桿、香爐、景觀石雕、石制供臺等等,這些都是會因個人需求而存在的一些石雕項目。
石雕香爐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