雕刻是利用一定藝術塑形的手法,加工出生動形象,活靈活現的作品,雕與刻是石雕藝術文化中的兩種不同加工手法,所以石頭加工的作品分為石雕作品和石刻作品,這兩種作品表現力不同,導致其作品展示的形式和藝術構成也不相同。
石雕的加工工藝主要有以下幾種:圓雕,深浮雕,深沉雕,淺浮雕,淺沉雕,線雕,影雕,透雕等七類,加工手法也特別多,根據工藝的不同,手法使用的也截然不同。下面我們介紹一下不同工藝的作品展示形態(tài),以及需要使用到的手法。

石雕花缽
圓雕,也稱為立體雕,這種作品可以以立體的視覺效果呈現出來,加工的部位是最多的,所以難度非常高。常見的作品有獅子,大象,麒麟,貔貅,十二生肖等石雕動物;人像,鬼神像,佛像等石雕像;蘭花,菊花,牡丹,竹子,蓮花等植物;瓶子,元寶,挖孔的器皿等靜物,其實現代圓雕已經做到無物不可雕的程度了,汽車,食物,鋼琴都是可以用圓雕完成的。
圓雕常用手法為切,剔,鏤,磨,琢,拋。切為切割,剔為剔除多余石料,鏤為挖出空心或凹面,磨為打磨去毛刺,琢為精修加紋路,拋為拋光展顯層次。層層工序交錯完成,整個圓雕作品也得以成型。

浮雕石雕龍柱
深浮雕是一種半立體的畫面,這種工藝依靠現代電動工具完成,細致而耐心是整個加工過程的核心要素,深浮雕用深淺程度展示畫面,這是一種超脫繪畫而立足于繪畫的一種方式,展示形態(tài)有風景,古代人物,現代英雄畫面等。采用的手法為切,削,磨,鏤等,其中削是一層層剝離的手法。
淺浮雕和淺沉雕是兩種工藝,但是加工手法卻完全一樣,都只有平削一種工藝,只是前者是削掉背景部分,后者卻是削掉圖案部分。

石雕石亭
深沉雕是把畫面凹進去的一種雕刻方式,最常見的作品是周圍做成一個一個洞穴,里面雕刻物品,采用的加工手法為鏤,剔,磨。這種工藝的作品常見于洞窟石雕,在龍門石窟,敦煌石窟有大量此類作品。
線雕工藝為最簡單也是最為基礎的工藝,用在石雕簡單圖案中時常被用到。這里需要的工藝在古代是刻,現在用電動工具,稱之為描,描線工藝會在事先繪畫出的線條上用雕刻刀以描紅的方式加工。
石燈款式
透雕在石板上加工出中式花窗的紋路,手法方面,選擇鏤,剃,磨等。最常見的透雕用法為隔斷和窗欞。
影雕工藝是黑白的畫面,這種工藝發(fā)源于惠安,目前最常使用的地方為墓碑上的照片。影雕的手法為刺,一針針的刺出畫面。特別注意的是影雕只能用于深色石料。
說完石雕,說一下石刻,石刻分為摩崖石刻,工藝石刻,風景石刻三類,摩崖石刻為懸崖的石刻藝術,工藝石刻為碑刻,風景石刻為天然的石塊上刻字,當然,不論什么石刻,其需要的工藝為臨摹,刻寫。
無論是雕還是刻,都是石加工藝術中重要的一部分,絕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多重工藝結合在一起的,這也是現代石雕藝術發(fā)展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