墓地的漢白玉石獅子是非常常見的,特別是在北方,河北,陜西,山西,北京,天津等地方,我們經(jīng)常去墓園的時候就可以發(fā)現(xiàn)一對對石雕獅子擺放在墓園中,守護者后面的墓碑,這樣的做法從很早就開始流行,不過隨著墓園文化的發(fā)展,這樣裝飾的人越來越多,人們對于這種做法也越來越認可,所以慢慢的形成了陵園擺放石獅子的風氣和石獅子的習(xí)慣。至于為什么是北方人喜歡擺放,因為北方的石材雕刻大部分是大理石加工的,而主要的礦源是漢白玉,當然現(xiàn)在因為過度開采,現(xiàn)在大部分都沒有正宗的房山漢白玉了,大多是四川的川白玉和湖南的湘白玉,只是顏色和硬度和漢白玉接近,而被人當做漢白玉銷售罷了。
在墓地周邊大多是30公分-50公分高的小石獅子,大的獅子并不多見,這個是與自己家還是不一樣的,并不是越大越好,一般來說,大門前面的獅子不能超過墓碑高度的一半,不然有一種喧賓奪主的意思,所以針對墓碑只有1米或者80高的這種情況,人們在立碑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一點,所以做的獅子大多不會超過50公分,除非有的人做的墓碑有大幾米高,或者是復(fù)式的豪華墓碑,高度都是幾米以上,這種才會立很高的獅子,其他都會立比較小型的石獅子。
漢白玉是人們常用于加工石雕獅子的石料,特別是大石獅子,漢白玉加工出來的作品非常多,慢慢的,中國的漢白玉成了大理石石雕的代表,這個主要是因為國內(nèi)其他的大理石礦材質(zhì)比較軟,容易開裂和斷層而引起的,大型的大理石在開采過程中,因為開采機械的選擇,很難出現(xiàn)比較大的荒料,所以在雕刻方面,國內(nèi)的大理石礦選擇相對是比較少的。
大理石的大獅子是很早就延續(xù)下來的傳統(tǒng),而發(fā)揚光大的是新中國成立,在北京天南門有很多尊北京獅的存在,這些都是使用漢白玉加工而成,現(xiàn)在依然可以看到其威風凜凜的形態(tài),然后自此以后,漢白玉的石獅子也就徹底的火了起來,包括國內(nèi)外的很多人都會選擇這種石獅子擺放在室外,作為景觀,也作為吉象祥瑞的象征而擺放。漢白玉的石獅子外觀潔白如玉,結(jié)構(gòu)堅固,耐得起風霜,在加工方面,軟性的石材更易進行雕刻加工,也更加方便人們進行修復(fù)。大理石石獅子并不適合戶外擺放,而漢白玉是一個例外,這種特殊的接近玉石材質(zhì)的石料以其獨特的特性讓人們感受其獨特的美感,給人以不同的感受和特別的感官,是不可多得上天的寵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