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雕石欄桿是世界文化的的縮影,這個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(qū)都用的東西,不同的雕刻文化,不同的社會和人文文化,造就出來的作品也完全不一樣,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(dú)特造型的欄桿款式,也有非常多的石雕欄桿案例,并且在我國,石雕欄桿是我國傳統(tǒng)建筑中最常見的組成部分,無論是走廊、橋邊、池塘、樓閣、護(hù)城河等,都建有石雕欄桿做防護(hù)作用,以免發(fā)生危險。除了安全性方面的作用,實際上,石雕欄桿在整個美觀度,城市底蘊(yùn)和文化,城市發(fā)展和藝術(shù)性的提升上都有不可抹滅的功勞。尤其在園林古建,宮殿和廟宇中,石雕欄桿是必不可少的,既可以將不同的區(qū)域分隔開來;又不會阻斷各區(qū)域間的聯(lián)系,在視線方面不會因為墻體而受到阻隔,欄桿欄板上雕刻的圖案還起點綴環(huán)境的作用,一物多用,所以石雕欄桿也是我們現(xiàn)代社會必備的建筑裝飾品之一了。
山西黑石雕欄桿
石雕欄桿的構(gòu)造
一般來說,石雕欄桿一般由望柱、欄板、尋杖和地袱四部分組成。但是如果是高端和復(fù)雜一點的石雕欄桿,可能會有更多的配件,比如云拱,小欄板等等。這里我們主要說一下石雕欄桿最常見的這四種配件:
首先說說望柱,望柱也稱為立柱,欄桿柱,主要是整個欄桿的垂直支持點,望柱分為柱身和柱頭兩部分,柱身的造型比較簡單,方圓的都可以,如果為了好看,很多柱身現(xiàn)在開始雕刻一些龍鳳,不過這樣雕刻的作品價格非常貴,所以大部分的石雕欄桿是每必要這么做的,柱頭的造型就更多了,石雕獅子、大象,麒麟、圓球、明珠、蓮花、水紋、云朵,葫蘆,聚寶盆,白鴿等等樣式。有的立柱還有底座,在底座方面,可以用門鼓,抱鼓石,蓮花座,云朵,海浪等等造型的底座。望柱是整個欄桿支撐點,也是整個欄桿的開頭部分,有的欄桿兩邊的望柱會更大和好看一些,中間的稍微小一些,但是絕大部分的花崗巖石雕欄桿望柱都基本上差不多的造型。
寺廟石欄桿定做
然后我們說一下尋杖,石雕欄桿的尋杖,很多欄桿的尋杖并不是單獨(dú)存在的,一般人們會在尋杖下面做一些支撐柱,非常小,常常我們會見到的是凈瓶,花盆,花瓶,云紋,三角形,圓球和柱狀的支撐,然后在下面的地方會做一些裝飾,雕刻花紋為比較常用的裝飾,我們把這個地方稱為面枋,以此上去的排列順序是,面枋,上面是凈瓶,最上面就是尋杖了,尋杖上一般起鼓線,不作雕刻,雖然不做雕刻,但是在整個尋杖加工中一定要注意兩點,倒角部分的處理和整個石材的光滑度,這需要人們在加工的時候注意的,因為尋杖是最長接觸水和日照的,如果處理的不好,很容易就會造成欄桿老化,從而導(dǎo)致欄桿的脫落甚至斷裂。
芝麻黑寺廟石欄桿
然后說一下地袱石,地袱石也稱為地栿,地栿是以前古代的時候,人們用木頭做欄桿的時候喜歡用這樣的詞的叫法,到了現(xiàn)代,石雕欄桿為了順應(yīng)以前的叫法,把地栿改成了地袱,這兩者其實不存在差別,只不過用的材料不同而已,地袱石其實就是欄桿最下面的那根橫梁,最上面的叫做尋杖,下面的就稱為地袱。如果我們見過石欄桿,應(yīng)該可以非常迅速的把它們分辨出來。地袱石基本上不需要什么加工,因為它在整個欄桿的最底部,這里基本上人的視線是給不到它的,所以人們對這部分的加工幾乎沒有。和上面的尋杖一樣,其實這兩個部分的加工基本上都是一樣的,絕大部分的欄桿這兩個部分完全一樣。
石欄桿加工現(xiàn)場
最后就是欄板了,這個部分因為造型很多,一般最為常見的就是立柱排列式的欄桿,還有羅馬柱造型的欄板,整體浮雕型的欄板等等。還有一類不叫特別的是一排可以供人休息的欄桿,一面可以休息,一面又可以做護(hù)欄的作用,這種作品在現(xiàn)代園林和景區(qū)見到的越來越多了。